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

首页>委员建言

基础研究是马拉松不能“每公里都设奖”

2018-12-1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帽子”满天飞,行政干预多,公信力不足……这些年来,科技奖励评价体系的种种不足一直广受诟病。如何改革奖励评价的指挥棒来鼓励基础研究?在12月7日举行的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展开了热烈探讨。

“基础研究中五花八门的‘帽子’评审名目繁多,碎片化严重。”卢柯常委说,这相当于“马拉松比赛中每公里都设奖”,“大家俗称我们是‘快餐式’评价”。

成为“快餐”,原因之一是一些奖励行政干预过多,跟利益分配挂钩。在委员们看来,这种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评价体系形成有历史原因,对鼓励科研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现在到了要改革的时候。

会上,卢柯常委提出了“三精”的建议,即精简奖项、精选专家、精细评审。他建议进一步压缩国家奖励数量,缩小奖励范围,不造“星”不造“神”,并推行国际同行评审,利用外脑,减少“关系”。

“前几年我一直担任挪威一个科学奖的评审专家,参与整个评审过程。它在全世界选了5个专家,历时整整一年,从一百多个推荐项目中间挑出一个项目,而且一定要能说出做了什么、什么时间做的、对这个学科有什么贡献等等。而我们现在的评审,有的是往那一坐,材料一发,看一看,听听答辩,一投票就结束了。”卢柯建议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大的科技奖项评审的成功经验,将评审原则由简单“票决”改为“事决”,评审原则依照“做了什么创新事,对学科发展有什么作用”来评价。

谈及评审原则,杨卫常委也认为要从评数量转向评质量。在他看来,“同行评议容易受到关系网的侵蚀,而且对非共识项目,无论是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都很困难,交叉学科评审还会遭遇学科壁垒、同行稀缺、公正性模糊等诸多困难。”为此,杨卫建议根据不同研究单位的发展特征,逐步加大质量指标权重,实行“代表性贡献”制度,在综合性评审中引入“国内外同行认可度”和“同行领导力”等指标。

近年,一个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发起的关注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成为科学界的“网红”。会上,参与创办这个奖项的沈南鹏委员认为,民间资金能够在基础科学研究及评价体系方面发挥很多作用,应该鼓励更多民间奖。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