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日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来自科技企业的江涛作为专家,介绍了人工智能对残障人士信息交流无障碍的新成果,他甚至还把装备带到了现场。
在他发言的时候,环形会议桌中间的三台电子屏上,也渐次出现了他说出的每一个字。参会人员饶有兴致地对照着文字与耳朵所听到的字句之间的差别。
“准确率怎么样?”“能不能装到手机上?”“在手机上的运算速度如何?”……江涛回应着会场的问题,也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无障碍设施未来的可能性。
无障碍设施要“接地气”,从细微处尽可能解决当下残障人士的障碍难题,而新技术、新设想、新规划的制定,也让无障碍环境面向未来,用先行一步的姿态“提前”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成为可能。
“今天的无障碍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施的领域,涉及科技研发、城乡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庄惟敏提出,无障碍需要创新发展。
在他看来,目前对无障碍创新发展的资源投入还很不够。“应当加大力度支持无障碍新型智库的建设和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增加财政支持和科研投入,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无障碍建设的科技含量,让无障碍创新发展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
教育也是“无障碍”面向未来的重要方式,王新宪委员建议,教育部在相关高等院校开设无障碍专业课程,鼓励高等院校建立相关机构,开展无障碍研究,进一步落实特教学校的无障碍设施配置。张海迪委员则提出,“特别要采取措施推进学校无障碍改造,要让残疾人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实现全面的无障碍。”
而不论是发展科技、创新理念、提升教育,面向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未来,从根本上还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国人对于残障人士尊重、关怀的态度。正如邵琪伟委员所说,“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在全社会倡导礼让、关心、关爱特殊人群的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