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就“办好学前教育”专门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们高度关注入园话题。
“入园难”一直是各地普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会上,专门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刘焱委员一语道破:“入园难,难的是入公办幼儿园。”
公办园因为质量高、收费低,常常一位难求。从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角度出发,刘焱委员提出:“当前要防止公办园建设和装修的奢侈化倾向,在生均经费标准上,公办园要按照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标准,核定其生均办园成本。”刘焱对记者说,生均经费标准与幼儿园的生均办园成本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概念并不同于以往幼儿园用于缴纳水电办公等杂费的生均公用经费混淆。
“建立生均经费标准的目的,在于确保教育拨款的公平性。”刘焱认为,教育公平,还体现在家长无论选择公办园还是普惠性民办园时,交费的数额差不多,享受到的基本有质量的教育也差不多。
事实上,在教育部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是很有力度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推动各地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加大对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刘焱的建议,正是对这一计划的细化建议。
刘焱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公办幼儿园、示范性幼儿园月收费900元,一级一类幼儿园月收费750元,普惠性幼儿园月收费限定2000元以下,一般在1700-1800元。”不同于纯粹的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园的目的是惠及大众,体现教育公平。如何让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公平理念更为深入人心,刘焱说:“政府不可能去办大量的公办幼儿园,只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标准。”她认为,制定体现教育公平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适当向家长收费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是当下一条切实可行、通往公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