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中央组织部会同外交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 案 人: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人才培养,专家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关键要靠人才优先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核心是要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尖端力量,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近年来,我国始终把引进海外人才摆在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以优良的体制和环境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现阶段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多头管理、各行其是,政策缺乏顶层系统设计;政策制定导向不准,优惠政策与创业创新需求缺少对接;在政府扶持方面,一是不够重视对扶持投入方向的合理性分析,二是未能有效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方面的优势。
为此,建议:
一、在引进人才上,要进一步开拓视野,拓展专业涵盖面,广纳英才
既要引进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又要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既要引进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专业人才,又要引进经济、人文、管理领域的人才;既要注重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又要重视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引进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切忌急功近利,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回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加大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管理学科人才的关注,参照过去选拔基层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做法,涉及经济、贸易、金融、法律、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政策制定和业务管理岗位,可以采取定向招录的办法,专门招录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或具备海外高校学位等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以此进一步改善公务员队伍素质和结构。
二、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一是建立人才移民制度,改革国籍、绿卡和签证制度。完善移民“绿卡”制度,简化海外华人华侨往返中国的签证手续等,方便“双创”人才进出。二是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体系。国际人才竞争中的人才待遇标准,通常不是由国内人才市场定价,而应由全球人才市场定价。对于国家急缺人才应高于国际同行薪金水平,可以采取政府支持、民间基金冠名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三是建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配套国家风险基金与担保机构,通过与产业、项目、资金相结合的政策吸引和凝聚海外高端人才。四是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导师库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榜样库等制度,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培训和导向服务。五是随时掌握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的整体变化,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适时调整现行的甚至仅针对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的政策体系。六是切实从人才战略意义上营造有利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发展环境,包括吸纳他们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和参与制定相关政策。
三、突出重点,继续推进载体建设
实践证明,以重大“人才工程”等为载体引进海外人才是行之有效的。1991年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4年的“百人计划”、1996年的“春晖计划”、1998年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新世纪的“千人计划”等都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建议今后应继续推进载体建设,以“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和“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等为载体,尽可能引进一些诺贝尔奖团队中高端人才到国内搞联合开发,联合研究,为人才强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强政策协调统筹能力,有效整合资源
第一,结合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事业的特点,梳理现行政策,明确职能权限并使之相互衔接,针对难以衔接的环节建立调节机制。第二,针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企业创新相互支持的需要,在保证政策出台的延续性的基础上,研究建立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统筹机制,并实事求是地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的合理调整(比如放宽对科技入股量的限制、扩大各种专项基金和专家证书发放的规模、帮助留学人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直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对某些研发失败的风险扶持等)。第三,制定各种资源整合的政策依据和扶持办法,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优势,比如制定鼓励它们与留学人员企业合作的政策及相应的奖励办法、提供知识产权使用或技术转化以及兼职从业等方面的中介服务等。
五、建立海外学人与回国创业人员的联系机制
做好新阶段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从引进、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实际出发,有必要建立一个协调、联系、服务海外和留学人员的日常办事机构,及时解决引进人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此外,为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统一领导,建议设立移民/留学人员事务局,建立全球性的留学人才/华裔人才联络站,建立国际化的人才研究中心和建立海外人才猎头等机构。
六、完善城市功能,擦亮城市名片,为留学人员打造宜居生活空间
留学人员在国外生活,特别是在欧美地区生活,国外研发机构的田园风格已经让他们充分适应,反而国内的快节奏生活让他们无所适从。建议各地在引才工作中根据来源国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打造城市名片,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传统田园风格得以完整保留往往会成为一些高层次人才的首选,但也要在生活舒适程度上更多考虑留学人员习惯。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