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进一步缩小中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信息化差距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理
提 案 人:台盟中央
主 题 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具体是指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它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在我国,由数字鸿沟造成的信息化差距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其本身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公众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政府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信息服务两方面,着力为公众提供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普及率达到42.1%,同比提升了3.8%。其中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为59.1%,乡村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为23.7%。成绩显著,但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1.相关职能部门对缩小信息化差距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虽明确提出了缩小数字鸿沟问题,但大多数还停留在原则性的指导意见,缺乏与之配套并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2.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大大提高了应用成本。在农村及边远地区,无线网络覆盖并不理想,不同电信运营商各有自己的信号盲区,未能形成资源共享。3.过于依赖政府财政投资,未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尚未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市场化运作的缩小数字鸿沟的运行机制。4.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信息教育极度缺失。比如在台盟中央对口援助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该县海雀小学邮路中断,取一封平信或发一封电子邮件要到12公里以外的镇上去。
鉴于信息化差距已严重影响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拉大数字鸿沟,对贫困地区人民经济、生活和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有较大负面影响,建议:
一、宏观层面统一规划指导,微观层面具体实施。由国家有关部门(如国家发改委、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广电总局等)共同制定一个“缩小数字鸿沟行动规划”。行动规划可以五年或者十年为期,明确目标、任务、措施、进度和各方的责任。同时地方政府辅以具体配套措施。由当地政府、对口援助单位牵头中国邮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集团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把缩短信息化建设的差距纳入当地县、村镇建设长期规划。
二、加大农村宽带建设力度。可以通过对电信运营商进行一定补贴的方式,加快农村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其以降价提速的优惠方式推动农村宽带下乡。
三、加强协调,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大网络的逐步融合,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大势所趋,也是迅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机遇。国家可通过三网融合的契机,整合贫困地区的信息载体,协调好部门间利益,从政策上加以推动,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共赢”的运行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集团和IT企业等工商企业可以通过为贫困地区家庭提供二手电脑等方式参与。
五、重视提高贫困地区公众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对贫困地区公众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运用的教育培训。可组织相关教育培训机构为当地居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