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

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1767号提案复文

2013-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2012年7月19日以监提复字〔2012〕22号文函复:

磨长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政府社会建设投入评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并提出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制度,完善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考核,确保中央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取得实效。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建设绩效考评工作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如江苏、湖南、广西、深圳等地明确将社会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评范围,并确定了相应的考评指标;发展改革委制定了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定期对各省(区、市)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发布综合评价报告;国家统计局建立了社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设置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指标,要求按时上报数据信息,对各省(区、市)社会发展规模、结构、速度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在对社会建设资金投入的绩效评估方面,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分别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开展绩效评价,着重评估投入的使用效率以及产生的效益和效果;财政部组织开展了社会建设领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断加大对社会建设领域资金投入的评估力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教育部建立了教育投入状况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教育投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但从总体上看,对社会建设投入的考评工作还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指标体系不够精准,过程监督评价不够有力等问题,评估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有待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为加快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和部门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考核评估,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监察部牵头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拟定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程序和具体办法,协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绩效考评的部署和要求,监察部会同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立足政策制定和宏观指导,在推动完善社会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强化监督评价、完善公民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一是梳理社会建设领域绩效考评相关指标。查阅2005年以来中央有关文件中提出的考核要求,收集整理各地各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两次致函国务院有关部门了解考评工作内容及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建设领域绩效考评指标进行了归纳汇总,梳理出相关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二是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社会建设领域考评工作的规范指导。加强工作调研,指导和推动各地各部门优化考评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立足顶层设计,目前正在组织拟定加快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重点是在明确政府及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提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框架和编制原则,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分类分级建立可比较、可测量、可监控的考评指标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评价,增强考评过程的透明度,提高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群众的满意度。在意见中,我们拟把社会建设领域的相关工作纳入指标体系框架,作为对地方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推动开展社会建设投入相关工作的专项绩效管理。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文化改革发展、扶贫开发、水利改革发展等社会建设领域重点工作,先后赴水利部、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就水利专项资金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共同研究探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并作为专项绩效管理工作重要部署,列入《2012年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要点》。该要点经国务院同意,已印发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政府社会建设投入评估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社会建设投入绩效考评工作推进力度。主要考虑是:一是研究提出社会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框架。因社会建设覆盖面广,内容复杂,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指标体系比较困难。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明确考评程序和方法,为各地各部门开展社会建设绩效考评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完善和充实个性指标,明确考评重点,增强指标的可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以预算绩效管理为龙头,推动开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专项绩效管理。推动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扩大工作范围,优先选择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建设领域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方法,增强社会建设投入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协调推动有关地区和部门围绕社会建设财政支出方面的决策、实施、效益和效果等方面设置考评指标,强化对科学民主决策、工作措施落实、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评,促进社会建设领域决策部署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动完善社会建设投入绩效考评机制。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推动实行社会建设投入绩效考评指标公开、程序公开、方法公开、结果公开,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建设投入绩效管理流程,完善群众参与评估的方式和程序,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群众满意导向,把群众关注的社会建设投入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组织和引导各界群众有序参与考评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和察访核验,加强对改善民生等社会建设重大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和反馈。
    感谢您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希望以后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多提宝贵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