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注不够,许多退休老人的晚年令人堪忧。税收用之于民,青少年要抓,老年人也不能放啊,‘轻老爱幼’怎么能行?”3月9日上午,文艺界小组讨论现场,鲍国安委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有次我跟一个朋友到北京看望一位老人。老人住在一条破落的老胡同里,房子又矮又潮湿,四周用木棍支撑着。老人已经快80岁了,裹着脚,孤零零一人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在床的另一头……”说到此处,鲍国安的声音有些哽咽,在座的委员都在静静地听着,全场寂静。
“老人的子女都是下岗工人,生活条件也不好,很少去照料她。在我们国家,像这样的老人还有多少?我们有许多老红军、老工人、老教师、老演员、老……”
“‘老’百姓,‘老’农民!”王兴东委员立即插话补充。
“对,这些老人都为国家建设奋斗了大半辈子,可是除了少数衣食无忧外,更多的是那些在低层挣扎的贫苦百姓啊!”鲍委员再次情不自禁地停顿下来。
沉默了一会儿,鲍国安继续讲道:“我曾经到台湾访问,那里有一种制度很值得我们学习。许多社区里的一些中年人甚至包括青少年,每年都会拿出两天时间去义务照顾社区里鳏寡孤独的老人,以积分方式记录在案,等他们老的时候,也会有人义务照顾他们。积分越多,今后得到别人的照顾时间就越长。”
“真的很人性化。”马博敏委员表示赞同。
鲍委员有些激动地说:“我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慈善救助问题的。作为委员,这样的好事就应该呼吁。如果我们国家也实行这样的制度,我第一个愿意无偿为老人服务!”
全场掌声顿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