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合理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的作用,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方式,加强金融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宏观调控的方向已定,那么具体的着力点在何处?这几天,经济界委员围绕相关话题展开热议。
信贷、投资谁是凶手?
背景:自2004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相关部门采用了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从2006年至今,已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至15%,连续7次上调存款利率。可以说,连续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凯生(工商银行行长):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关键是把握调控的重点和节奏,如南方19个省的灾后重建肯定需要信贷投入,这与国家整体控制信贷规模的措施怎样对接?把握调控的节奏需要控制商业银行的总投放,但如果还是简单地按季度或按月对信贷规模进行监控就会产生问题,因为灾后重建不能按季度、按月等分下来。所以监控银行信贷的方法还要调整,最好以年为单位。
秦晓(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当前解决流动性过剩是政府工作的难点,但重点不应放在限制私人业务如住房按揭、消费贷款上。因为流动性过剩是由投资过旺造成的,要从量上解决必须鼓励私人消费,这是一项积极措施,不会对投资产生推动。而对公贷款方面,在控制贷款总额时要争取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否则会出现转产、兼并或停产。
丁仲篪(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防止通货膨胀,我们要关注信贷投放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闸门,在投资标准、行业准入、项目准入标准上进行及时指导、控制、完善和整理,以建立与形势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标准。目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国家和银行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美国经济放缓也是我国优化出口导向政策和出口结构的好机会。
外汇储备惹的祸?
背景:社会上有许多观点认为,目前的结售汇制导致中央银行被动地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造成国内金融市场货币供应过多,成为加剧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经(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数量过多的外汇储备增加了本币流动性压力,而外汇过多是由于外贸进出口不平衡,特别是外汇管理体制长期“重进轻出”造成的。建议调整外贸进口及行业政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鼓励大出大进,做到总体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
谢渡扬(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太快,致使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建议外汇管理应调整思路,更多地藏汇于民,支持鼓励企业持有更多的现汇头寸,支持鼓励个人更多地持有外汇,方便企业和个人用汇,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对强势货币如欧元的服务,对个人和机构开发更多的外汇理财产品。
阎庆民(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要辩证看待我国的外汇储备,高额外汇储备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物质基础。为应对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应更多地使用欧元等货币替代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在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可以实行相互持股。此外,要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尤其是金融信息安全,目前,我国资金交易都使用路透社的系统,潜在危险不容忽视,建议将这个问题提到国家安全问题层面来应对。